
“立报国强国大志向、做挺膺担当奋斗者” 计算机学院开展首日教育系列活动
发布日期:2025-09-23 浏览次数:10
为进一步引导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,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根据学校通知要求,于9月9日至9月19日期间,开展以“立报国强国大志向、做挺膺担当奋斗者”为主题的主题班会、理论宣讲、经典阅读、专题研讨、学习分享、案例分析等系列首日教育活动。本次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共组织开展主题班会、宣讲会6场,专题研讨4场,理论宣讲1场,全院本研共计1200余学生参与活动。
一、“立报国强国大志向、做挺膺担当奋斗者”Z世代主题班会领航发力
新学期伊始,计算机学院结合学生暑假作业,以主题班会、理论宣讲为载体,精心开展“精心组织召开 “我与中国式现代化” 主题班会,通过集中学习、优秀成果分享交流等教育活动,切实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成长与时代发展深入探讨,在思想碰撞中明晰青年担当,以崭新面貌投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。
首立足新时代,青年学生要厚植家国情怀,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,学以致用,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建功立业新时代的实际行动。辅导员通过主题教育和理论宣讲,将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抗战精神四大内核—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、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、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、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——深度融入教育全程。通过“思想引领-专业赋能-实践养成”三维联动,引导新生在赓续红色血脉中筑牢网络安全卫士的使命担当,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。
二、铸数字强国之梦、践科技报国之行——计科学子知识赋能成长
辅导员结合专业特点开展,将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转化为“密码战中的家国情怀”专题授课。通过讲述抗战时期“永不消逝的电波”中地下工作者用密码技术传递情报的史实,对比新时代网络空间安全攻防案例,揭示“技术无国界,但技术人员有祖国”的深刻道理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,更是国家安全的“生命线”。毕业班辅导员,结合“五进”工作,深入寝室、谈心谈话,引导学生将“中国式现代化”这一宏大叙事与自身专业学习紧密结合。同学们围绕“核心软件自主可控”、“人工智能安全治理”、“网络空间主权”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。会上,辅导员适时引入行业前沿动态和国家战略需求,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将个人技术兴趣与国家“网络强国”、“数字中国”建设目标相结合,明确现阶段夯实专业基础、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。
同时,辅导员通过优暑假作业阅读分享、小组讨论、价值观探讨和师生互动等环节,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,提高了综合素质,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,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。2025级同学结合抗战时期密码战与当代区块链技术,分享自身在假期学习专业知识的感悟,展现出其对国家安全和专业知识的深刻认识;2024级班会以一段《抗战时期的青年群像》纪录片拉开帷幕,西南联大学子在战火中南迁求学、延安抗大学员边战斗边学习的画面,让在场同学深受触动;2023级学生通过开展伟大抗战精神分享会、红色精神读书活动等活动,分享革命先辈们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、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和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;2022级学生讨论则更具深度和挑战性,重点探讨了如何在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上树立攻关志向,如何利用好学院提供的优质资源,提前进入实验室、参与科研项目,将“卓越”二字书写在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实践中。
此外,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接触行业前沿、理解开源文化的机会,9月12日,我院博达讲坛邀请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秘书长,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开源创新与数字治理研究院院长张国锋开展《开源创新社会运动历史、现状与未来》讲座。张国锋在讲座中指出,开源作为数字经济的公共基础设施,需打破独占排他思维,讲求开放共享;讲座从现实动因、理论基础、实践路径三个维度,剖析开源创新国际合作的挑战与出路,让同学们对数字世界新规则有了深入了解。
同学们纷纷表示,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不仅要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,更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。作为计算机专业学子,要珍惜当下优越的学习环境,刻苦钻研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的专业知识,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,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用所学所长推动社会智能化转型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。
三、“品红色经典、悟信仰之力”红色阅读赋能涵养
辅导员同步邀请新生班主任参与主题教育,通过案例分析、专题研讨等形式,引导学生在学期中广泛开展“书香涵养·知识赋能“经典阅读、主题研读等读书活动,通过分享感悟等形式深化学习成效,深化“历史精神+时代使命+专业特色”的育人模式,以抗战精神淬炼担当品格,以主题教育明晰奋斗方向,以书香浸润专业成长,引导学生在守护网络强国的征程中,成长为“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”的新时代信息安全卫士,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。
2023级刘欣欣同学谈到自己假期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”为主题的的读书交流分享。她以《红色家书》回望革命岁月,夏明翰就义前致妻信中“坚持革命继吾志,誓将真理传人寰”,尽显为理想献身的决绝;赵一曼留给儿子的遗书,以“为国牺牲”诠释忠诚与母爱。翻开这本书,便是与先辈对话,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、传承红色精神,为民族复兴砥砺前行。童家玟同学讲述《论持久战》这部诞生于抗战关键期的著作,以唯物辩证法驳斥“亡国论”“速胜论”,提出抗战分防御、相持、反攻三阶段,为抗战指明方向。这本书籍对青年成长意义重大,用动态眼光看优劣转化,以战略定力面对困境,凭基层实践实现目标,不仅是军事著作,更给予我们直面挑战的韧劲。
计算机学院 宋钰 供稿